
炎陵“非遗”焕发旅游魅力
今年前5个月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
湖南日报6月12日讯(记者 李文峰 通讯员 刘洪文)“炎陵山里客家多,客家人喜欢唱山歌……”6月9日,江西的观光客张女士举家来到炎陵县过端午节,她高兴地说,这里文化气息浓厚,这次来一边寻根谒祖,一边感受民俗风情,心情特舒畅。
炎陵县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大县,近年来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炎帝文化研究会等机构,专门深入挖掘、传承和研究“非遗”文化。目前,全县拥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58项、文物遗存200余处、文物藏品1300多件。其中,“炎帝陵祭典”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非遗”保护名录,“炎陵三人龙”、“客家山歌”、“炎帝传说”、“苏区歌谣”等进入省市级“非遗”名录,炎陵县已成为我省拥有国家和省及市县各级“非遗”项目最多的“金牌县”。
该县坚持“非遗”与旅游“联姻”,推出与之相应的“古、红、绿”特色旅游,通过出台建设特色文化乡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资助文化传承人、编辑特色校本教材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领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发展,全面焕发了全域旅游魅力。今年前5个月,全县接待游客199.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3.6%。
今年以来,炎陵县域各大景区都有深受观光客喜爱的各类“非遗”文化盛宴。在龙狮、龙灯艺术之乡沔渡、十都两镇,经常看到观光客与当地群众玩龙舞狮,把酒对歌,其乐融融。全县220多个涵盖秧歌、民乐、军鼓、龙狮等民间艺术团队,自发组织民俗非遗项目进广场、进景区、进乡镇展演,推动文化遗产融入全域旅游。
编辑:李真明
来源:湖南日报
责编:周斌
来源:湖南日报
习近平向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致贺信
图文丨2025 年度“大爱炎陵·金秋助学”助学金发放仪式在炎陵一中举行
图文丨尹朝晖、夏胜利开展“9·3抗战纪念日”走访慰问活动
图文丨全县重点信访问题研判调度会召开
图文丨夏胜利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
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
图文丨尹朝晖到霞阳镇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图文丨尹朝晖主持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25年第八次集中学习
下载APP
分享到